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2019中国效率“十高省”发布

发布时间:2020-01-03来源:管理决策评价研究中心访问次数:18

2020年1月3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管理决策评价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第九届管理决策效率评价研讨会暨《2019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下称《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会上推出中国效率“十高省”。

这是国内连续出版、发布的第9份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十高省”指我国大陆31个省级政府效率测度结果排名居全国同行前10名的省级政府。其中,陕西省、上海市、北京市、广东省、浙江省、海南省、四川省、福建省、湖南省、江苏省位列我国省级政府效率前10名,被称为中国效率“十高省”。(具体名单及排名见下表)

“十高省”是根据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思路与方法,结合我国省级政府在政府公共服务、政府规模、居民经济福利、政务公开等方面的履职情况及公开数据,基于科学的测度指标体系及数据,定量比较我国省级政府效率相对水平,并按照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华北、东北等六大地区予以分析。《报告》指出,中国效率“十高省”榜单分布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从高到低看,省级政府效率排名总体上呈阶梯形分布。西北地区的陕西省政府效率比较抢眼,攀升到全国第1名。“十高省”的区域分布数量大致呈现出“华东—中南—西北—华北—西南”的阶梯形分布趋势。“十高省”当中,西北占有1席(即陕西省);华东占有4席(即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江苏省);华北占有1席(即北京市);中南占有3席(即广东省、海南省、湖南省);西南占有1席(即四川省)。

第二,同一区域内不同省级政府效率高低排名出现分化。有的省级政府效率排名明显低于同一区域内其他省级政府效率。例如,华东地区的上海市政府效率排名全国第2,而该地区的安徽省政府效率排名却没有进入“十高省”行列。又如,华北地区的北京市政府效率排名全国第3,而同区域的河北省政府效率排名也未进入“十高省”榜单。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中南、西南和西北地区,所以同一地区的不同省级政府效率排名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其原因在于,同一区域不同省级政府辖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具有较大差异性。例如,华北的北京市和河北省而言,一方面,北京是我国首都,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很高,政府执行力强,政府效率高;另一方面,河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经济欠发达,工业污染较重,空气质量较差,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巨大,不利于该省经济社会发展与政府履职,导致其政府效率不高。又如,华东的上海市和安徽省,一方面,上海是我国的经济金融中心,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很高,政府治理现代化能力强,政府效率高;另一方面,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政府治理质量与效率有待提高。

第三,省级政府效率排名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比如,政府效率较高的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等区域政府治理水平与效率很高,其所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高。反之,政府效率排名靠后的省级政府,其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较低。因此,政府效率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提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需要不断提高当地治理水平与效率。

本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唐任伍教授主持,《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主编、江西师范大学管理决策评价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研究员唐天伟教授详细诠释了“十高省”来源及特点。9f7635ed6099fe83349492449e4b84a.png

(江西师范大学管理决策评价研究中心 陆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