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是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也是江西省的农业农村大市。自吉安获批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以来,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下沉服务重心,持续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质量,全面融入地方实体经济,与城乡发展同频共振,与民生需求休戚与共,用新金融之笔书写庐陵乡村振兴新篇章。
端牢粮食保障碗
立秋时节,一阵微风带着丝丝暑气轻拂稻田,卷起阵阵清香。这里是位于吉安横江镇良枧村的绿色优质水稻种植基地。再有两个月,这片稻海就会由绿转黄,稻谷经过收割、脱粒后送往生产车间加工包装,运往全国各地,走上百姓的餐桌。
“良枧村的水稻种植基地是我们的订单田,从犁、育秧、播、管理、收实行一条龙服务,彻底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农民种得安心,我们收得放心。”吉安锅丰米业有限公司郭总介绍道。
据了解,锅丰米业探索出“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绿色水稻发展模式,流转良枧村荒地838.87亩,打造绿色优质水稻种植基地,2018-2020年支付农田租约50余万元,既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又充盈了农民的口袋。另外,公司聘请当地农民为公司的长期工和临时工,优先录用贫困户、低保户及有工作能力的残障人员,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拿工资。目前,良枧村村民人均务工工资2.5万元,已帮助该村153名贫困户稳定就业。
作为一家集粮种培育、种植、收购、仓储、加工、销售、以及物流配送和网络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粮食生产企业,早稻的收购和晚稻的种植是锅丰米业在“双抢”时节的头等大事。“我们把农民手上的早稻收购上来,加工销售出去需要时间,仓储也要投入成本,同时还要育秧、购买化肥材料资金等以保障晚稻的种植,资金压力非常大。”
建行吉安市分行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锅丰米业的困难,成立专门服务团队,第一时间为公司发放了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在建行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完成了4000多吨早稻的收购,800多亩的水稻种植基地也及时种上了晚稻。
在信贷支持之外,分行还与锅丰米业合作,将“裕农学堂”开到了田间地头,邀请专家深入农村,为农民开展农技培训和指导。同时将“锅丰”系列优质米入驻建行的善融商务平台,助力产品销售。
“下一步,我们还要新建大型粮食物流园和6条全自动化生产线,预计年储备生产加工粮食12万吨,为县市级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有了建行的支持,郭总对未来信心满满。
挂满乡村致富果
在吉安泰和县水槎乡的葡萄园里,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散发着浓浓的玫瑰香气,如同一颗颗宝石,长势格外喜人。看着这些挂满钢架大棚的葡萄,泰和美丽乡村葡萄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马成松不由得回忆起了自己的创业历程。
马成松扎根农村基层,钻研农业生产技术,先后在泰和县种植了茶叶,蘑菇,蔬菜,有着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2017年,他响应政府号召,带头创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2019年成立合作社,专心投入葡萄种植。
为了掌握葡萄种植技术,他一头扎进葡萄种植知识的海洋,经过几年起早贪黑的努力,马成松成功“转型”,从门外汉变成了葡萄种植专家。合作社的葡萄园也是从无到有,再到小有规模,社员们的钱包也鼓了起来。
葡萄种植事业小有所成,马成松却并不满足。他在市场调研中了解到“阳光玫瑰”这一葡萄品种,该品种抗病性强,果实品质极佳。外形晶莹剔透,果肉鲜脆多汁,果实糖分较高,有浓浓的玫瑰香味。经过试种,市场反响良好。他决定扩大该品种种植面积,同时流转更多土地,扩大葡萄园规模,带领更多村民致富。但是资金来源却让他犯了难。
“建行上门的时候,我都不敢相信,像建行这样的大银行也会主动来服务我们小老百姓。”马成松在回忆时语气仍带着一丝激动。在了解资金需求后,建行泰和支行向合作社发放了1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如今,合作社的葡萄园占地规模已有600余亩,横跨4个行政村,预计2021年产量32万公斤,销售额预计可达480万,可提供400多个就业岗位。
“这一串串葡萄就是我们农民的‘致富果’,明年我们合作社还要扩大规模,产量要突破80万公斤,是建行的支持让我们有底气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的村民富起来!”马成松展望道。
烹好文旅休闲餐
蜀江古村是庐陵八大文化古村之一,创造了明清时期“一门二十一进士”的奇迹,古村所在的吉安泰和蜀口洲是国家3A级景区。
2017年,在泰和县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江西千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启动了“泰和县马市生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PPP项目”,加强蜀江古村的保护和改造。公司对古村的改造采取“修旧如旧”原则,最大限度地保留古村风貌,充分挖掘利用传统文化,突出进士文化重点和特色,丰富文化展示内容,开发文化体验和休闲旅游产品。
“我们村以前的环境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村民收入来源也只有种地和打工。现在村里环境越来越好了,游客也多起来了,许多村民都开起了农家乐,我们的蜀口茶名气也越来越大,村民们在家就能有可观的收入。我们现在是住的也漂亮了,赚的也多了,过得越来越美了。”蜀江古村的村支书说道。
蜀江古村只是该项目的重点板块之一。据了解,“泰和县马市生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项目”集乡村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休闲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于一体,兼具生态保护、红色教育、乡村振兴等功能。由于项目投资巨大,回报周期长,在项目建设初期,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
“这是符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响应中央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弘扬吉安庐陵文化的好项目,我们建行当然要大力支持!”建行泰和支行龙忠卿行长带领团队主动对接需求,制定服务方案,共投放项目贷款2.8亿元。
“感谢建行!现在我们的生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已经初具规模,红色‘马家洲’、古色‘蜀江古村’、绿色生态观光、蓝色休闲度假、乌色美食购物五大板块交相辉映,游客反响很好。”江西千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倪总介绍道,“下一步,我们要把生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打造成“大井冈”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蜀水河生态文明建设及乡村振兴样板区、江西文化旅游特色小镇标杆和泰和旅游的核心品牌,为全国人民送上文旅休闲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