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脱贫和全面小康实现后,“三农”工作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脱贫之后怎么“干”?乡村振兴如何“兴”?
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鄱阳县,开启了乡村振兴新征程。县主要领导提出,鄱阳要突出产业发展高效益、生态宜居高颜值、乡风文明高素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打造新时代“五美”乡村。
产业做强,让“底子”厚起来
近日,记者来到鄱阳县乐丰镇茨山村稻虾共作基地,只见一派繁忙景象。活蹦乱跳的小龙虾和沉甸甸的稻谷被装筐装袋,带着村民的希望源源不断运往各地。
茨山村有村民540多人、水田2000亩。过去,村里大量青壮劳力外出务工,田多人少村穷现象长期存在。直到前两年,县里在乐丰、饶丰等乡镇建立了3万余亩稻虾共作基地,发展共作、连作、轮作等稻渔综合种养基地10.5万亩。今年,又引进了文和友龙虾美食城和小龙虾交易市场,构建起“公司+基地+农户+社会化服务”模式。如今,村里回家种田养虾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村民亩产增收约3000元。
“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大家拿着几份收入,留村发展的意愿越来越强。”茨山村党支部书记黄信文说,稻虾“金色”产业让茨山村成功打破困局。
游城乡南源村也依靠产业发展走上了逆袭之路。该村党支部依托柚海庄园产业基地,走出了一条“党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路子,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
产业振兴需要好的配套机制。县里创新组织方式、人才方法,探索“党建+集体经济”“党建+乡贤人才”模式,在选优配强村两委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基础上,先后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万余人,形成了助推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产业兴则百业兴。鄱阳县立足自身区位和资源禀赋,巩固提升水稻、水产两个百亿元级产业,连线打造商品蔬菜、有机茶、马家柚、中药材、油茶、稻虾6个万亩特色产业带。同时,全力推进86万亩高标准农田、投资80亿元的圩堤除险加固三年行动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产业振兴赋能加劲。
环境塑形,让“颜值”高起来
近日,记者走进三庙前乡洪曹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平整的村组道路、整齐有序的徽派房屋和成片赏心悦目的碧叶荷花。
“以前的洪曹村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到了夏天气味更是难闻。”站在荷塘边,村党支部书记洪预谋说。近年来,洪曹村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从道路硬化、灯光亮化、垃圾清理、污水处理、庭院改造等方面着手,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村里引进了森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了一个省级示范田园综合体——万亩“莲荷国”乐园,开发了主题餐厅、游船码头、采摘园等乡村旅游项目,连续三年举办全县莲花旅游文化节,全面提升了村庄的整体环境和产业基础。
满目绿意、扑面煦风。一连串的动作,让洪曹村完成了由贫困村到“网红村”的美丽蝶变。如今,该村每年都能吸引十余万游客纷至沓来。
绿色,是美丽鄱阳的底色,也是乡村振兴的成色。鄱阳县高标准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宅基地改革等工作,推动村庄由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转变。
随着村庄“颜值”持续提升,催生了该县乡村旅游产业的蓬勃兴起。双港鄱阳半岛、三庙前“莲荷国”、高家岭金丘时光等316个农旅融合示范点串珠成链,将缤纷点缀于鄱阳湖之滨,全国长江禁捕退捕渔民安置保障、上饶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现场会纷纷来鄱阳召开。
文化铸魂,让内涵深起来
“村里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了舞蹈队、腰鼓队等十多支队伍,实现了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同步振兴。”县委宣传部驻古县渡镇建桥村第一书记江琦一边介绍,一边领着记者参观焕然一新的建桥村。骄阳下的村庄在鲜花绿树簇拥下,整洁有序,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史馆、农村文化大舞台等众多文化场所比邻而立。
“村里还成立了新风积分银行,由村理事会对村民进行评分,并根据积分给予相应精神鼓励、物质奖励或行为约束。”江琦说,村民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转习惯,以习惯化新风,形成了乡村新风尚。
分管这项工作的县领导对记者说,如今的鄱阳,30个乡镇街都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主阵地,稳步推进乡村铸魂工程,已建成605个文明实践所(站)和849座农村文化大舞台,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全覆盖。
“我们致力于乡村德治常态化,大力开展志愿服务、移风易俗、文化惠民等活动,组织星级文明户、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评选,把乡村建设由景美向人美转变。”县创建办负责人江海涛说。
来源:江西日报
时间:2021-10-03
记者:张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