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6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媒体反响情况表
序号 | 标题 | 来源 | 时间 |
1 | 《2016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首次测度全国292个地级市政府效率 | 中国经济网 | 2016年12月01日 |
2 | 《2016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在京发布 | 中国经济时报,全景网转载 | 2016年11月28日 |
3 | 2016年地方政府效率“排行榜”出炉(地级市) | 北京青年报,中国财经报网转载 | 2016年11月30日 |
4 | 2016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发布,广东居首 | 南方网,南方日报转载 | 2016年11月27日 |
5 | 2016地级市政府效率100强出炉 江门位列第68位 | 江门日报,中国侨网转载 | 2016年11月29日 |
二、《2016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相关媒体反响报道
《2016中国地方政府效率报告》首次测度全国292个地级市政府效率
2016年12月01日 13:48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日讯 由北京师范大学与江西师范大学管理决策评价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2016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日前在京举行。《报告》联系“政务公开”主题测度分析2016我国地方政府效率。除了测度我国31个省级政府效率外,本报告大幅增加了地方政府效率测度样本,将全国所有292个设区地级市政府纳入政府效率测度范围。推出了2016中国地方政府效率排行榜,测度结果表明,2016省级政府效率评估中,广东省、北京市、湖北省、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分别位居前六强;按照排名由高到低,省级政府效率大致呈现出“东部—中部—东北部—西部”阶梯形分布趋势。
《报告》在地级政府满意度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开发的包括4个一级指标、37个二级指标在内的政府效率测度指数,首次测度了292个地级市政府效率,发布了地级市政府效率前100强,其中深圳、抚顺、山南、广州、苏州、珠海位居我国地级市政府效率前六强。
《2016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呈现以下5个新亮点:
第一,首次问卷居民对地方政府效率满意度,使研究成果贴近现实、更接地气。
全面考察地方政府效率水平需要人民群众参与和评价。因此,除了继续沿用指标测度法、利用客观指标数据考察地方政府效率外,2016报告创新性地应用了问卷调查方法,借力国内权威媒体《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开展网络问卷,调查社会各界群众对地方政府效率的感知和满意度,撰写了政府效率满意度调查报告,深入剖析我国地方政府效率现状及问题,为提升政府效率提供参考。
第二,进一步完善政府效率测度指标体系,提升地方政府效率指数版本,使测度结果更加科学。
《报告》顺应时代新要求与研究新问题,进一步整合、调整了测度政府效率指标体系,修正了测度因素、子因素及指标的权重,使测度指标体系更加完善,增加了地方政府效率测度的科学性。
第三,大幅拓展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样本,首次测度分析全国所有设区地级市政府效率。
《报告》大幅拓展了我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样本,除了继续测度分析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效率外,第一次大幅拓展研究范围,首次测度分析全国所有292个设区地级市政府效率,推出了地级市政府效率及其测度因素、子因素前100强榜单,彰显了地方政府效率研究的广泛性及代表性。
第四,更新测度指标数据,力求直接从国内出版的权威统计年鉴、地方政府网站寻觅最新的公开信息,提高地方政府效率研究的时效性及权威性。
过去5年出版的政府效率研究报告中的指标数据主要来自上一年的统计年鉴,比如,《2015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的数据基本来自《2014中国统计年鉴》,实际为2013年的数据。这就存在2年的时间滞后期,难以真实反映当年的中国地方政府效率实际情况。为了消除数据时滞的影响,从2016年起,本研究报告大幅更新测度指标数据,力争从地方政府网站寻觅当年或前一年的数据,提高地方政府效率测度结果的时效性与权威性。
第五,强化智库角色,体现智库色彩。
《报告的》体现了编撰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江西师范大学管理决策评价研究中心的智库角色,深入分析我国地方政府效率现状及问题,结合政务公开的特点及难点,积极建言献策,为提高地方政府效率贡献对策建议,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彰显了智库作用及色彩。(隋艳艳、唐天伟)
http://www.ce.cn/cysc/newmain/yc/jsxw/201612/01/t20161201_18310071.shtml
《2016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在京发布
11月28日 09:49中国经济时报转载:全景网
本报北京讯(石岩) 11月2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与江西师范大学管理决策评价研究中心联合对外发布的《2016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2016年省级政府效率评估中,广东、北京、湖北、浙江、江苏、福建分别位居前六强。
政府效率即公共管理绩效,指政府从事公共管理过程中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资源实现政府最优产出,达到预定行政目标的水平和能力。该《报告》除了继续测度分析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效率外,第一次大幅拓展研究范围,首次测度分析全国292个设区地级市政府效率,推出了地级市政府效率前100强。其中,深圳、抚顺、山南、广州、苏州、珠海位居我国地级市政府效率前六强。
据悉,我国城市政府效率与省级政府效率具有相似的区域分布特征,即东部地方政府效率较高、中部次之、东北一般、西部偏低。
2016年地方政府效率“排行榜”出炉(地级市)
作者:陈相利来源:北京青年报发布时间:2016-11-30
转载:中国财经报网
2016年地方政府效率“排行榜”出炉。今日,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管理决策评价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2016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简称《报告》)。31个省级政府中,广东、北京、湖北位列政府效率排名前三甲。《报告》还首次将全国所有292个设区地级市政府纳入政府测度范围,深圳、抚顺、山南、广州、苏州、珠海位居我国地级市政府效率前六强。
《报告》对地方政府效率测度分析的因素包括政府公共服务、政府规模、居民经济福利、政务公开。2016省级政府效率评估中,广东省、北京市、湖北省、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分别位居前六强,甘肃、天津、黑龙江、云南、西藏、海南位列后六位。按照排名由高到低,省级政府效率大致呈现出“东部—中部—东北部—西部”阶梯形分布趋势。《报告》还在地级政府满意度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开发的包括4个一级指标、37个二级指标在内的政府效率测度指数,首次测度了292个地级市政府效率,发布了地级市政府效率前100强,其中深圳、抚顺、山南、广州、苏州、珠海位居我国地级市政府效率前六强。
《报告》分析指出,我国区域之间政府效率差异明显。其中,政府效率排名前100位的地级市中,东部有46个,约占东部所有85个地级市的54%;西部有24个,约占西部所有93个地级市的26%;东北有9个,约占东北所有34个地级市的26%,中部有21个,约占中部所有80个地级市的26%。地级市政府效率排名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一般情况下政府效率较高的地级市政府,其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的地区,地级市政府效率也比较高。因此,较高的政府效率是促进地级市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因素。
《报告》首次使用问卷调查居民对地方政府效率满意度。问卷分析显示,被调查问卷者总体上对地方政府效率满意度不高,对政府消除官僚主义效率、保障性住房服务效率、廉洁政府建设效率、政府部门运转效率、公职人员工作效率、民生改善效率等6方面极其不满意,不满意率高达62%-72%。针对相关问题,《报告》提出了相应对策,包括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服务政府和法治政府,提升区域公共服务能力推进政务信息化,促进政务公开与透明等。
2016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发布,广东居首
2016-11-27 12:13 南方网转载:南方快报
南方网讯(全媒体记者/魏楠)北京师范大学与江西师范大学26日在北京联合发布《2016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省级政府效率评估中,广东省、北京市、湖北省、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位居前六;地市政府效率百强中,深圳、抚顺、山南、广州、苏州、珠海位居前六,珠三角城市占了一半。
报告通过《人民日报》下属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开展调查工作,通过调查社会各界群众对地方政府效率的感知和满意度来撰写报告,深入剖析了我国地方政府效率现状及问题。
除了测度我国31个省级政府效率外,报告大幅增加了地方政府效率测度样本,将全国所有292个设区地级市政府纳入政府效率测度范围。
研究方法上,报告进一步整合、调整测度政府效率的指标体系,修正了测度因素、子因素及指标的权重,使测度指标体系更加完善,增加了科学性。
2016地级市政府效率100强出炉江门位列第68
2016年11月29日 10:39来源:江门日报转载:中国侨网
江门日报讯 (记者/叶田) 11月26日,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与江西师范大学管理决策评价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2016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报告联系“政务公开”主题,测度分析2016年我国地方政府效率,除了测度我国31个省级政府效率外,还大幅增加了地方政府效率测度样本,将全国所有292个设区地级市政府纳入政府效率测度范围。
在2016地级市政府效率100强中,江门位列第68。根据地级市政府效率测度,一级指标“公共服务”100强排名中,江门位列第44;一级指标“居民经济福利”100强排名中,江门位列第78;二级指标“公共安全服务”100强排名中,江门位列第95;二级指标“经济发展服务”中,江门位列第54;二级指标“政务时效”100强排名中,江门位列第17。
所谓政府效率,即公共管理绩效,是指政府从事公共管理过程中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资源实现政府最优产出,达到预定行政目标的水平和能力。该报告指出,地级市政府效率排名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一般情况下政府效率较高的地级市政府,其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的地区,其地级市政府效率也比较高。因此,较高的政府效率是促进地级市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因素。
报告推出的2016中国地方政府效率排行榜中,广东省、北京市、湖北省、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位居排行榜的前六名。报告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唐任伍教授表示,该报告是国内专门研究地方政府效率的年度报告,今年已是第6年发布。
相关链接
江门大刀阔斧实施“放管服”
11月21日,李克强总理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座谈会,研究部署相关工作,我市作为唯一的地级市在会上作了发言,介绍了“放管服”改革的探索和成效,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点赞”。
近年来,我市抓住全国首批小微双创基地示范城市的机遇,担负起全省唯一小微双创综合改革试点市的使命,以全面深化改革大行简政之道,以“三就”(收费就低不就高、办事就简不就繁、服务就近不就远)推动“两无两藏”(无收费、无门槛,藏富于民、藏富于企),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效,实现多项改革举措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在简政放权上,坚持简政先简证,率先在全国实行“九证合一”,把办证时间压缩在3个工作日内,并且从“五证合一”到“九证合一”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改革步伐远快于全国平均水平。率先出台了涉企行政事业性、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和“1+3”权力清单,共梳理出清单事项近10万项,实行“法无禁止即可为”。
在放管结合上,在全省率先启用全市通用的“双随机”抽查系统,实现市、县(区)两级政府职能部门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实现透明行政、阳光行政,切实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目前我市正加快以清单制、承诺制、委托制“三制”为重点深化“放管服”,进一步简化程序、减少环节、提高效率、服务发展。
在优化服务上,以“江门信息大道”和“全光网城市”建设为依托,打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犀利组合拳。比如,率先在全省地级市中挂牌成立了网络信息统筹局;建成了全国首个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全市一张网”;创新推进“邑门式”行政服务中心和“邑家园”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等。同时,还建立了全国首个小微企业和科技型小微企业名录系统,为小微企业享受扶持政策提供“身份证”,目前小微企业名录库入库达4.8万户,科技型小微企业名录库入库四批共945户。这些,推动我市营造了一流的营商环境和创业环境。 (叶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