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保市场主体、保就业的主力军,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近日,工信部印发《关于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横向连通、纵向贯通、便利共享、泛在可及的“一站式”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实现高质量发展再出有力实招。
近年来,党和国家的改革发展始终将中小企业放在重要位置,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加强政策引导、优化营商环境、提供金融支持等方式,不断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截至2022年末,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已超5200万户,2022年平均每天新设企业2.38万户。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壮大,是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此番工信部强调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从制度、机构、政策、资源、服务和队伍等多维度入手,为中小企业减轻成本压力、改善经济效益提供了惠企暖心的一揽子对策。
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是以精准服务化解中小企业发展困境的有效举措。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作为一个重要的联结点,扮演着为企纾困和提振经济的关键角色。《意见》对融资难、人才短缺、市场竞争激烈等现实情况均做了积极回应,如组织产融对接,帮助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再比如组织产学研对接,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推动专利转化,鼓励联合创新。未来,通过搭建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将能更直接助力企业找订单、降成本、育人才、解难题。近期,各地各级政府也都积极出台相关惠企政策,通过提供贷款担保、税收减免、人才培训等服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保持稳定运营,相信这些力量汇聚起来,将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持续向好。
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离不开健全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意见》不仅聚焦化解眼前之困,更着眼筹谋长远之策。《意见》提到,引导企业建立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体系,增强品牌管理能力,培育和服务科技型和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可以在市场信息、技术支持、创新培训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撑,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进而推动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提供创新孵化平台和知识产权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共享资源,形成良好的产业链和价值链生态,推动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这些托举和助力,将使得中小企业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加速实现转型升级,为市场经济稳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